1981日本生命保险公司等开始大举购买美国国债

  1985 “广场协议”出台(9月)

  美国沦为债务国

  1986日本银行将官方贴现率下调2.5%

  卢浮宫协议出台(2月)

  1988宣布实施国际决算银行管制(7月)

  1989日本银行终于修正超低利率(5月)

  日经平均指数达到38900日元的高峰(12月)

  1990东京股市开始暴跌(1月)

  日美结构协议正式实施

  日本银行继续上调官方贴现率

  日本政府开始实施房地产投资总量控制(4月)

  出台控制日元升值和经济滑坡的财政政策(至1995年, 前后6次,总规模为65万亿日元)

  1991克林顿政府成立,随即言及日元的强势(4月)

  1995日美汽车协议(谈判期限为6月底)

  汇率升至1美元兑80日元的新高(4月)

  美国穆迪企业信用评级公司发表为日本的银行评定的财 务信用级别(8月)。夏季以后,美元反弹

  1997纽约股市道•琼斯指数升至8260美元

  亚洲爆发金融危机(11月) 亚洲三国进入IMF管理体制日产生命公司、北海道拓殖银行、山一证券公司等日本大公司相继破产

  1998日经平均指数达15000日元(1月)

  为稳定金融市场,日本政府决定投入30万亿日元(3月) 美国穆迪公司改变了对日本国债信用水平的预测(4 月)。日元汇率贬值幅度接近1美元兑150日元水平 日美协调干预市场(6月)

  桥本内阁解散,小渊内阁诞生(7月)


相关阅读